孔子以前非常固执,一定要当周公之徒,要通过当大官来行大道。一旦他真的当了大官就大开杀戒,诛杀了政敌少正卯。因为别人的相反意见对他来说是不可容忍的,必须受到惩罚;因为他认为真理在他手中,就可以杀人。
孔子后来才知道自己错了。世界上人很多,你有你的坚持,我有我的坚持,各人不同,意见冲突是肯定的,一有冲突就杀人,世界上的人你杀得完吗?杀不完的。因此矛盾应搁置,有时不解决又何妨?
孔子明白这个道理后,不再认为自己是惟一正确的。他在周游列国的路上遇到过诸如荷蓧丈人、楚狂接舆等这样的异端,他就非常开明了,任凭别人评说,不再诉诸武力,过了就过了,反而是一种乐趣。
孔子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转变?因为他自己也是个大异端,所以能理解各种异端。孔子的想法与众不同,因此尽管周游列国,还是没有一个国君聘请他,可见孔子在各国国君眼中确实是个异端。国君们要的是如何杀人管人的绝招,孔子却说“仁者爱人”,因此注定不得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