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焦躁地来回踱步,不置一词。而卫立煌毫不放松,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对付蒋介石也得软硬兼施。他接着说:
“辞修(指陈诚)将东北搞成这个样子,部队长年未能整训,老百姓不与我们合作,耳目不灵,出沈阳50里外就寸步难行。贸然撤出沈阳,可能还没打到锦州,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蒋介石一面听,一面叹气。他能责备谁呢?卫立煌所描绘的困境在全国战场到处可见。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说:
“俊如兄,你说的都对。可是,我们的运输机和汽油实在无法维持东北这样庞大部队的补给。东北主力撤到锦州形势所迫。不得不为啊!”
卫立煌与蒋介石相识20年,从未见过他如此窘态。为了缓和气氛,卫立煌也软下来:
“只要目前不将主力撤出沈阳,东北部队之补给,由我负责请美国人帮助解决。”
“好,好,好!”蒋介石一听说请美国人出面,感到至少在外交上有余地,连声赞同。“那就先按你的意见办,待部队整训完毕,再打通沈锦路。”
从蒋介石那里出来,卫立煌稍稍宽了心。他对东北战局虽然谈不上有什么信心,但总感到实力在握,自有努力的基础。解放军目前从北满至南满的交通补给线太长,也缺乏大城市攻坚战的能力和经验,守沈阳不成问题。相反地,如果轻率地将沈阳主力撤出来,擅长运动战的解放军就会在运动中围歼沈阳主力。这样一来,不仅北宁线难保,3个大城市也守不住;东北一丢,华北、华中、华南就会起连锁反应。那时候,自己的责任就大了。现在这么固守,自己有两手:一手是坚守东北三大城市,争取国际局势的变化,等待美国人早就允诺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美国对付苏联的时候一块儿对付东北的解放军。另一手是即使美国人不行,自己手里有军队,还能与共产党讨价还价。卫立煌曾多次私下对亲信说:“东北是有办法的,我同朱德、彭德怀、林彪都认识。”他秘密保存着四十多封与共产党领导人的信件和十几张照片,其中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亲笔信,有林伯渠在抗战时为他书写的“黄河保卫中原,先生保卫黄河”的赞语。说真的,他内心里是钦佩共产党人的,深感与共产党交往要比同蒋介石打交道容易得多。卫立煌的这两手都有赖于军事实力,所以他不能将部队轻易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