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5世纪30年代的明朝,由于当时的纸币——“大明宝钞”极度贬值,已使纸币信用严重受损,人们拒绝接受和使用,市场转而追捧和接受白银,明朝政府最终不得不停止纸币的发行和铜钱的铸造,转而以白银作为新的价值标准(银圆),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政府。
这样,作为货币发展史上的一大创新,由政府统一发行和保护流通的纸币,在中国持续存在了400年左右的历史之后,又令人遗憾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直到1935年中华民国时期,在过去了大约500年时间之后,中国才又再次出现了政府统一发行的纸币,开始了新的纸币流通的历史。在此之前,票号和汇票业务再度兴起,持续100多年的历史,发挥了很大作用,聚集了大量财富,但到清朝末期,在国家衰落、新的货币和金融体系冲击下迅速消亡。
纸币在中国率先发行和流通,却又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特别是在西方开始接受和流通纸币时,完全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货币的发展出现令人惊讶的严重倒退,并进一步影响了以货币为核心的整个金融的派生和相关技术与市场的发展,与西方货币及金融发展形成巨大反差。这不仅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大事,也是国际货币发展史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建设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