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古代,湖南作为长江黄金水道的江边大省常受到水涝灾害,农不保收,鲜少有人敢去开垦(有点类似埃及的尼罗河流域)。明代较为发展的水域工程将长江作为粮食运力的一部分,真正达到“人定胜天”的目的,不仅解决了南粮北运等粮食外运的困难,改善了蓄水排洪能力,而且水利措施的普及使得以水灌溉成为湖广地区的一大优势。在此基础上,地区的粮食生产规模快速扩大,以太仓等为例,耕种区域超过居住区域,在这里有元代兴建的海运仓收集储备周边地区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并借海运和部分陆地运输输送给京城周边,而这一巨仓甚至在明代还有所扩大,明代产粮之大、规模恢宏可见一斑。
此外,粮食相关行业,如酿酒等对米粮要求价高的产业得以发展,湖南米稻的质量、产量远超全国其他地区,为高质量的米酒提供了可能。当地农户和富商也借助这一地利换得大量货物,由此带来地方商行的兴盛和市镇的繁荣。在明清之际,湖南一度成为中外物资交流的重要城市,吸引了大量外国友人久居于此,新的思想文化、手工业技术从西方传来。今天我们的主要食物品种之一的红薯、玉米也正是在明朝出现,由外国传来。当然,这种粮食的大量外流可能会损伤当地市民的切身利益,作为粮食核心产地的民众竟然无法获得平价粮食,这无疑有些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