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年,奥斯特拉西亚宫相赫里斯塔尔·丕平歼灭群雄,成为全法兰克王国的唯一宫相。但他一死(714年),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立即展开。丕平妻普赖克特鲁狄斯,监禁查理(丕平另妻所生,即后来的查理·马特),在科隆执政。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拒绝服从,出兵击败普赖克特鲁狄斯于贝比涅。然而,查理成功出逃,并在奥斯特拉西亚贵族支持下粉碎纽斯特里亚的进攻,收复科隆;717年初更兵临康布雷,直逼巴黎。这时,阿奎丹和弗里斯兰独立,萨克森人和阿雷曼尼人发动新的进攻。720年,查理平定各地叛乱,成为法兰克王国实际统治者,仍称宫相。732年,查理在普瓦提埃粉碎阿拉伯人的进攻,维护了法兰克国家的独立,从此声威大震,被称为“马特”(锤子)。
查理·马特(715—741任宫相)是封建统治阶级中有远见的政治家。他认为,仅仅通过镇压内乱、驱逐外敌,并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根本改变墨洛温王朝无条件封赠土地的制度,实行有条件的分封,将豪绅显贵跟王室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加强中央权力。因此,他开始进行采邑(benefice)改革。查理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没收叛乱贵族的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如缴纳租税、交出盗匪),只限终生,不得世袭。受封者不履行义务,则收回采邑。封主或封臣一方死亡,也收回采邑,分封关系终止;继承人如愿继续以前的关系,必须重新进行分封。